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4-老松國民小學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4-老松國民小學

滑頭在國校被堵!小四、小貓王等人趕去援救的場景。

老松國小創立於西元1896年,為日據初期台灣最早的一批小學。
當時利用寺廟作為臨時校舍,至1907年才遷至現址。
1920年因木造校舍毀損過鉅,乃易以鋼筋混凝土構造,
由於設計古樸幽雅,已於1999年時獲公告而成為臺北市的指定古蹟建築之一。
曾為全世界學員最多的國小。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3-台北植物園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3-台北植物園

位置即於建中對面,鄰接著國立歷史博物館。
製片余為彥先生於訪談中提到,
楊德昌導演於拍攝訓導處場景時,
特別挑選較高樓層的教室。
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楊導希望可以窗外帶到植物園的景色。




2017年拍攝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2-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2-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創始於1898年(明治31年),
初為「國語學校第四附屬學校增設尋常中等科」僅有日籍學生十名,
為臺灣中等學校之先聲。

1922年(大正11年)改稱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一中等學校」,
1945年二戰後,定名為「臺灣省立建國中學」,
1967年臺北市改隸院轄市,奉令更名為「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楊德昌導演本人於1959年考上建中初中夜間部,
隔年插班考上建中初中日間部,
並於1962年考上建中高中部。

而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故事原型,
發生於1961年的少年茅武殺害劉敏命案,兩人皆為建中校友。
其中根據黃建業著 《楊德昌電影研究》中的訪問錄得知
對於認為茅武事件對他的影響,
以下節錄部分書本內容:
黃建業:『茅武事件發生時你多大?』
楊德昌:『初二,他跟我同屆。』
黃建業:『那時對你是一個打擊嗎?』
楊德昌:『對台北這些像我們這樣的小孩都是,茅武的事情在那時候是很震撼的。因為跟我們太近了,我不認識他,可是我很多熟識朋友都跟他很熟。那件事其實是很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狀況,不發生在這個人身上,也可能發生在那個人身上...』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1-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1-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
是台灣日治時期負責官營鐵路興建與營運的機構,
為台灣總督府轄下之部門,也是現今台灣鐵路管理局的前身

建造於1918的廳舍,於1993年台鐵總局遷移至台北車站新廈辦公後,
呈半停用狀態,古蹟建築物也因年久失修而陸續受損。
至2006年文建會、交通部、臺鐵局與臺灣博物館簽訂臺灣博物館系統聯盟協議書後,
於2009年11月臺博館接受臺鐵局委託代管土地建物迄今。
2014年起進行修復工程,預計於2017年做為「鐵道部博物館」並對外開放。
2017年初詢問館方人員後,獲得回覆目前外觀已整修完畢,
但還需要兩三年時間進行內部修復,才有機會對外開放。
更新:2017年7月官方開始對外開放限量導覽活動,需於線上預先報名

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
多次公開表示對於楊導的推崇。
於去年個人IG與FB上貼出於一張《牯》片劇照與鐵道部現今對照圖。
也許是替金馬53拍攝宣傳影片時刊景時拍攝。照片連結:https://goo.gl/yJLdzV

轉自《再見楊德昌》典藏增修版,王昀燕著,2016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麻將》場景012-誠品中山店(已歇業)

 《麻將》場景012-誠品中山店(已歇業)

此場景拍攝於已經歇業的誠品中山店,
為天母地區第一家誠品書店,也是許多人心目中最完美的誠品書店。
誠品中山店於1994年開幕,2002年11月10日結束營業。
是由設計誠品書店聞名的設計師陳瑞憲,為誠品所設計的第一個作品,
也是陳瑞憲本人最滿意的誠品書店。
據說前身為幼稚園,歇業後由連鎖健身企業接手經營。
 

 
 
2017年拍攝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麻將》場景011-捷運大安站

 《麻將》場景011-捷運大安站

片頭一開始,王柏森飾演的黑道小弟,
騎著機車一路尾隨綸綸、紅魚、香港與牙膏四人組。
場景即為當時尚未開通的台北捷運木柵線,
復興南路二段往捷運大安站的路上。

木柵線是台北捷運第一段通車的路線,
北起中山國中站至動物園站。
2009年因與內湖線整合後出現名稱「柵湖線」爭議,
而改為今名文湖線(文山線、內湖線)。

當時試車階段多次意外加上工程延宕民怨四起,
負責木柵線機電工程的法商馬特拉成為眾矢之的。
(片中Virginie Ledoyen名字來由)
當時選擇馬特拉公司簽約的原因,更被指向軍購考量。

承包木柵線捷運施工的馬特拉公司
在通車兩個月之後,馬特拉無預警撤離。
更以土木工程部分包商施工延誤,
連帶造成馬特拉的工期延長,增加成本費用為由,
而向捷運局提出高額求償
讓當時的捷運工程團隊飽受衝擊責難,
也因而出現當時台北市長陳水扁說出「馬特拉不拉,我們自己拉」的名言。
雙方談判破裂後,經過多年訴訟最終北市判賠16.4億元。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








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麻將》場景010-仁愛路與大安路口

  《麻將》場景010-仁愛路與大安路口

這幕應該是由仁愛大廈樓上拍攝的空景,
鏡頭從仁愛路漸漸往天空拍攝,
最後俯瞰台北市夜景的畫面,

於尚.米榭爾.弗東(Jean-Michel Frodon)所著的Le cinéma d'Edward Yang
馬丁•史柯西斯特別提到此幕畫面。

以下為節錄中譯本[楊德昌的電影世界:從《光陰的故事》到《一一》],
馬丁•史柯西斯的說法:

我還想到在《麻將》的結尾,
男孩在被三個女人強塞了餃子之後開始止不住地抽噎。

在他的抽泣聲中,鏡頭慢慢滑過台北的夜景。

這一幕飽含著憤怒和神祕,強烈搖撼著觀者。

而我所感興趣的,正是這番憤怒的情緒。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


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麻將》場景009-總統府和景福門

《麻將》場景009-總統府和景福門

總統府與景福門的國慶燈飾,
是楊德昌導演相當喜愛取景地方。
當時還叫做「介壽路」的凱達格蘭大道」,
依照路上牌樓的燈飾顯示,拍攝時間約為民國八十四年國慶左右。
凱達格蘭大道於電影拍攝後不久,於1996年3月21日改為現名。

《青梅竹馬》中一樣有於此取景,
飾演男主角的侯孝賢導演,
分享了一段當年拍攝的趣事,
於分享《青梅竹馬》場景時,
詳加補充。



2017年拍攝
2017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