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5-屏東縣長官邸旁圓環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5-屏東縣長官邸旁圓環

根據《楊德昌電影筆記》記載,
民國80年1月30日 半夜3:30 氣溫12度,
影史最令人心痛的場景之一,
小四於此和小明發生爭執,悲劇於此拍攝完成。
值得被記錄下的歷史時刻!
-------------------------------------------------------
小明:你的意思是要幫助我改變我是不是?
你怎麼跟別人一樣。我看錯你了,你原來跟那些人都一樣。
對我好就是要交換我對你的感情,這樣你就安心了是不是?
你太自私了,要改變我?

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

你以為你是誰啊?...

小四:你沒有出息啊你,不要臉,沒有出息啊。
-------------------------------------------------------
據說當年劇組苦思找不到適合重建60年代牯嶺街舊書街場景,
有天誤打誤撞開車到這邊,楊導發現十分吻合當年的氛圍。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4-台糖屏東總廠-『榕樹』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4-台糖屏東總廠-『榕樹』

電影經典劇照小四與小明兩人倚坐在榕樹下的畫面,
就於屏東糖廠中的老榕樹下拍攝。
位置鄰近於另一個知名廠景:屏東糖廠冰店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3-臺大法學院『行政大樓』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3-臺大法學院『行政大樓』

小四被逮後,二姐哭著跑進警局的畫面。
拍攝於同樣已被選定為台北市立古蹟的臺大法學院『行政大樓』
現今台大的法學院已遷離此校區,而目前此棟建築物已經封閉起來

飾演二姐的姜秀瓊,於桃園電影節的訪談影片中,
特別提到此場戲為《牯》片中她認為最困難的一場戲。
並闡述回憶當年的詳細拍攝過程。

根據台北市文化局網站介紹:
行政大樓、大禮堂及二層樓教室均完成於1919年。原為日據時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之校舍,專收日人,主要研究臺灣、南洋經濟。1926年改為臺北高等商業學校,開始允許少量台籍學生就讀,是臺灣最早設立之高等學府之一。光復後併入臺灣大學成為法學院,培育法政人才甚多。

圖片轉自:台北市文化局
圖片轉自:台北市文化局

圖片轉自:台北市文化局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2-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太子賓館』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2-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太子賓館

電影中小馬家的場景太子賓館
與小四家一樣都為在於金瓜石的黃金博物館中。
根據《楊德昌電影筆記》書中提到,
除了小馬家之外,小貓王家房間、汪狗請吃飯的公家餐廳與撞球間、戲院廁所等等,
皆是於此陳設拍攝。

根據黃金博物館官網上說明,
太子賓館名稱的由來有著一段趣味的故事:
金瓜石太子賓館為日治時期日本田中礦業株式會社為招待當時日本的皇太子(即後來的昭和天皇)預定視察金瓜石礦業,於1922年所興建的臨時行館,但最後並未前來礦山地區。其後雖然太子沒有入住,但皇室的特派員來住過5、6次,因為鋪紅地毯讓當地人誤解,以為太子來了,太子賓館就因此聲名大噪。(官方詳細介紹影片)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1-孫立人將軍行館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1-孫立人將軍行館

一開始小明的母親原於方太太家幫傭,
但因為氣喘問題而被辭退。
方太太住家場景一樣是位於屏東的孫立人將軍行館。

根據屏東文化處網站說明:
孫立人將軍行館的前身為空軍招待所,
建於1937(昭和12)年,是屏東市區內的重要建築文化資產之一。
無論在建築空間型態、建築樣式和結構及構造型式都能反映出日治時期屏東市官舍建築的特質,
屬於和洋折衷式住宅。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0-屏東糖廠冰店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10-屏東台糖冰店

電影中最重要的場景之一「小公園冰菓室」。
是位在於屏東糖廠裡的冰店。
屏東總廠是臺灣屏東市一座已經停止運作的製糖工廠,
為台灣糖業公司昔日三大總廠之一。
廠區裡的冰店,至今仍是當地民眾與觀光客時常前往購買冰品的地方。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9-新北私立淡江高級中學-『教室』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9-新北私立淡江高級中學-『教室』

電影中『教室』的場景,
『體育館』一樣都是在淡江高中拍攝。
該建築物位置即於『體育館』前方。
張震除了回到建中校園外,
也特別回到此場景中進行拍攝。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8-新北私立淡江高級中學-『體育館』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場景008-新北私立淡江高級中學-『體育館』

電影中學校的場景除了建中之外,
體育館則是於新北私立淡江高級中學(淡江高中)的體育館拍攝。
建於1923年,造型模仿閩南式農宅貌樣,
是台灣建築史上中西合璧建築的代表作。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開鏡儀式(民國79年8月8日)亦是於此舉行,
當時的片名還叫做 《牯嶺街少年的故事》。

圖片轉自淡江中學官網

圖片轉自淡江中學官網

圖片轉自淡江中學官網

圖片轉自淡江中學官網

翻拍自《楊德昌電影筆記》